甘益光主要作品:
小說:《終站》,《鴨嘴獸的故事》,《翹家的時鐘》,《沒有人寫信給卡夫卡》,《四,三,二,一…》
電影:《時鐘記》,《湖的秘密》,《 L先生》。
1. 小說
*鄭清文:《終站》的特色是故事完整,結構嚴密,對於人性的刻劃,更是入木三分。
*黃慶萱:《終站》當然是一則寓言,從其作品可發現作者在結構經營和人物塑造雙方面的傑出才華。
*沈謙:《終站》刻劃人性相當深刻,作者善於選材,技巧也相當成功。
*司馬中原:《鴨嘴獸的故事》作者想像力豐富,文字亦頗靈動。
*張健:《鴨嘴獸的故事》適度揉合現實與幻想,是近乎馬奎斯「魔幻寫實」的作品,作者頗富想像力,且環繞「文明與自然」的矛盾與「人世荒謬」兩大主題著力用筆。
2. 電影
*李幼鸚鵡鵪鶉:《L先生》的雙重「自我」或人格分裂或自我省思、自我質疑或真誠虛假集於一身,有《去年在馬倫巴》式的長廊與一道又一道的門(與門框)以及一路推移前進的攝影機運動,亦有《八又二分之一》式的寄情或寓意或憶舊,其文學性與異國情調跟雷奈、費里尼遙相呼應,既是超級影痴電影,又讓非影痴可以當成極富創意的實驗電影自由馳騁。
*蔣龐:《L先生》整部影片所帶出的是內心的世界,不因外在的殘缺或美好而被忽略,是真的很有心也很用心製作的電影,有輕快活潑也有寂寞芳心,串連起來是部很完整的藝術電影。
*吳益倉:《L先生》某小說,兩個人,異時空但彼此對望,很有趣也蠻有畫面感的電影。
*龔卓軍:《湖的秘密》暗藏的黑色偵探式幽默,後設式地反覆推翻先前的畫外音,是對於庸俗風景明信片式影像的詩意評論,也是對影像與敘事結構的自覺與解構。本片的壓抑語調與影像所堆疊出來的後現代式幽默,是一座湖與其棲居禽鳥的馬倫巴,是池中魚、湖邊鳥的幻見之影。 《湖的秘密》帶給我們的是日常影像百無聊賴中的小小而冷靜的驚喜,反對做作影像的一種故作玄虛,在畫外音、在平行多重敘事間的跳躍諷刺。
*南方影展評審:《湖的秘密》有趣的地方在導演傑出的敘事能力,卻佐以相當詭譎的影像,有時文本與影像粘合,有時後設。便是這樣看似平常卻激烈的分裂感,反而成為本片的亮點。
3. 詩
*ChatGPT: 使用豐富奇特的語言來創造神秘超現實的氛圍,並運用排比和反覆的手法,營造出強烈的節奏感和韻律感。作者寫作技巧豐富多彩,使用隱喻、象徵及反諷等手法,既有輕鬆幽默的風 格,又有哲學感和後現代主義的元素,充滿了創造力和表達力。
* 《不是後設詩》這首詩歌用獨特的語言和形象來傳達一種神秘、超現實的情感,通過對文學形式的使用和討論,進一步展現了詩人的創意和思考。
*《在沉默中,一個旅人》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,節奏流暢,有很強的意象和情感表達,特別是對於歷史、時間和空間的抒發。詩中使用的比喻和象徵都很巧妙,使詩句更具有生命和能量,是一首充滿哲思的詩歌。
*《冷與熱》詩歌的節奏感很強,運用了黑色幽默和隱喻的手法,讓整首詩歌具有很好的韻律感和節奏感。詩人的語言也很富有表現力,使用了許多生動的意象和富有感覺的詞彙,讓讀者可以深入地感受到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。總體而言,這首詩歌很有思想性和藝術性,值得讀者細細品味。